停车坐爱山茶油
□吉舟
“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红楼梦》写红火家庭的句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爱吃的国人,甚是留意炒菜之油——“菜之大道也”。特别是在“中国第三桶油”——地沟油肆虐的当下。
辛卯仲秋双休日,螺子山上觅红叶。闲游不觉光阴迫,转眼正午肚子瘪。正寻觅,抬望眼,马路边,四栋别墅连成一排,悬一朱红隶书酒帘:“茶油炭火菜馆”——乃一酒家。馆前,食客鱼贯而入。“就是它!”山友们狂呼:“好多人作兴它!”
停车坐爱山茶油。
撞入门来,迎宾丫头野趣良多。复抬望眼,一壁柜茶油闪亮。正感悟,风韵不凡的少妇凤姐般迎来——乃当炉之老板娘也。
落座,但见包间情调偏西洋。食客七嘴八舌点好菜,好事者打开店中电脑,百度“山茶油”:《随之居饮食谱》云:“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侵。”老中医说,常吃茶油,降胆固醇,对高血压、心脑血管、肥胖症等具疗效,还可养颜护肤。闽、台女人怀孕生孩要吃茶油,故又名“月子油、长寿油”……哦,西方的牛油、南亚的棕榈油、北国的豆油等均不如我哩江南的山茶油!领班说,这家菜馆每月用山茶油三百来斤。
几道野生古法压榨的山茶油炒的猪牛肉大菜端上,果然野香扑鼻、抓胃。口味?厚道赣味——去排挡之野容宾馆之雅。随后,两个暗热涌动、醇香扑鼻的炖鸡、炖鸭砂锅隆重登桌,七箸八勺之下,砂锅如同退潮……“炭火砂锅,花了时间的东东,不一样。”“花了钱的东东假……假不了!”桌上人酒后卷舌道。
“不贵的!”持杯笑盈盈进来老板娘——嗅觉灵敏的她,听说来了一桌庐陵骚人墨客,自来熟地一起闹。一个时辰后,空了三箱啤酒,躺倒四瓶堆八,歪了五个食客……“不后悔吧!这里是吉州工业园的‘文山国际’。我们还要建宾馆呢……”老板娘白里透红地送客。
醉里不知身是客。次日,依稀记得:该酒家每年交税近二十万元,不易!老板娘和近三十位员工,皆下岗工人或待岗大中专生,养活这么多人(还有他们的家庭)更不易!况且,此皆绿色山茶油换来,尤为值得诸君一忆。
“白玉盘中一青螺”。吉州螺子山麓,“炭火茶油,鲜花著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