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路修到村民家门口”
“我要把路修到村民家门口”
遂川一村委主任带领村民修致富路
本报讯记者张苡歆、实习生康英杰报道:遂川县戴家埔乡戴家埔村交通十分不便,运输全靠手提肩挑。目前,通往该村的两条公路打好了地基,不久将修到村民家门口,这一切和一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他就是戴家埔村村委主任郭永焕。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郭永焕。
据了解,戴家埔乡位于遂川县西南方,地势高低起伏,高山环绕。戴家埔村处于这样的地理环境,交通可想而知。谈起村里没修路前的境况,郭永焕告诉记者:“全村1000多人,大部分住在山上,山路崎岖,出门办事很麻烦。晴天还好,将就能走。碰上大雨天,深一脚浅一脚,拖泥带水,又不安全,真是愁死人。”要致富先修路,郭永焕深知这个道理。他认为,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修路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只要组织得当,一定能够做成并做好。当时机较成熟时,郭永焕行动起来了。
修路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钱从哪里来?郭永焕告诉记者:戴家埔村是十一五重点扶贫村,每年能够享受政府10万元的补助。此外,郭永焕还从家中拿出6000元用来修路,虽然他家里经济情况也不宽裕。为了修好路,许多村民自发捐款,你一百,我两百,条件好的就多出点钱。同时,郭永焕还寻求各方赞助,这样一来,资金筹集也就有眉目了。
资金问题有了着落,其他问题也叫人头疼。公路蜿蜒曲折,要穿过稻田,绕过房屋,经过祖坟……公路要从自家山上过,邻村村民不乐意了;老屋住了几十年,现在要搬迁,户主不情愿了;祖坟要迁走,村民想不通了。面对这些问题,郭永焕坦言:“为此,我们确实下了大力气解决。”他告诉记者,为了修路,每个村组都成立了修路理事会。为做好村民们的思想工作,理事会成员充分发挥了百折不挠的粘人精神,三天两头往村民家里跑,家里找不着人,就到单位找。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并结合经济补偿,总算解决了这些难题。去年3月,两条公路终于动工了。
今年37岁的郭永焕,是土生土长的戴家埔人,自2008年上任以来,他一直不忘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谈到戴家埔村的未来时,他坦言,任重而道远。
要发展经济,需要多方努力。有了畅通的道路,敢挑重担的干部,还有勤恳劳作的村民,我们相信,戴家埔村一定能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