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及的明天
又是一度秋风起,还没来得及向夏天说再见,就看见漫天的相思叶幽幽地落了一地。
亦轩漫无目的地走在小路上,顺势拾起一片落叶,遮住了刺眼的阳光。“咦,真美!”叶子上清晰的脉络便是这美的来源,点点滴滴都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绝不因所处的位置而自悲,也不因生命的短暂而愁怅。它生活的每一秒,甚至所吸收的每一滴养料,都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即使在生命终结的一刹那,依旧用执著和坚强勾勒出最美的图腾。
亦轩忽然心生敬意,不由的联想到自己。想起这段浑浑噩噩的岁月,顿觉惭愧不已,一抹苦笑浮现在嘴角。心里想到:难道我这个有血有肉的人还比不上一片小小的叶子?
其实,亦轩本是个极乐观的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忧郁了,连她自己都不记得。她把自己的人生分成三段,十八岁以前的精彩人生,十八岁以后的艰辛追逐以及现在的迷茫无奈。
亦轩的脾气很暴躁,从五岁那年就显现出来。那时的她因为妹妹受了同村女孩儿的欺负,竟然拿起石头敲破了人家的脑袋,唬的家人赶紧陪钱道歉才算息事宁人。村里人算是见识狠角了,逢人就说这丫头心可不柔软。亦轩却不以为意,上了小学仍然不改其性。庆幸的是,她的成绩永远是家人的骄傲,奖品、奖状一大摞。她的傲气就是从那时滋长的。
九岁那年,班上一个叫大伟的学生举家迁至哈尔滨,临走之前,送给她一块橡皮、三支铅笔,泪眼朦胧的叮嘱着不要忘了他。亦轩把它当宝贝似的藏了起来,本以为会珍藏到很久,后来却找不见了,她伤心了好久。烟花不堪剪,再见便是八年以后,当两个成年人再次相遇的时候,竟无从谈起。陌生的面孔牵着一颗冷漠的心,那些儿时的记忆早已消失了。从那时开始,亦轩似乎犹豫了,毕竟,多少年以后,谁还记得谁,而这份曾经囤积于胸的情感,更不知情归何处。
十七岁,亦轩开始不安分了。她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经营着自己的故事。她把情义看得比自己重要,却由着火暴的性情得罪了很多人。只是在这一年,她丢失了太多东西,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一颗乐观向上的心脏,一份本该圆满的答卷,还有她本人。
十八岁的十字路口,亦轩颓废了。一个从不撒谎的孩子丢掉了诚实,丢掉了为梦想打拼的勇气,成了老师、同学眼中的败家子。就在那一年的九月,本以为众叛亲离的自己却得到了友人最美好的祝福,她的十八岁,来得轰轰烈烈,去的潇潇洒洒。也许,在恶梦的尽头便是黎明前的曙光。友人在她的生命里烙下深深的痕迹,仿佛绝望的边缘长满亲情藤,紧紧缠绕着笨拙的躯壳,不肯向下坠。
汹涌的思绪搅得亦轩痛苦不已,她想挣扎出去,冲出生命的囚笼。
俯仰之间,眼前早已不是白茫茫的雾,而是另一番水月洞天。看着手中的这片叶子,想必它也是经历千般波折,万种磨难,终于成就这一身美图,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亦轩醒了。她似乎懂得了很多东西。物尚如此,人何以堪?她不悲伤,不哀怨,没有什么伤不起!
整理了一下思绪,亦轩把这片叶子送进风中,目光追随着它,忽然间不见了踪影。
原来,它溜进了她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