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情几重?
两年前听到一个朋友对我说起她看到的一个传奇故事。说是一个年少的青年,在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在家听到了门外的鞭炮声就跑出家看热闹。原来是一对新人结婚了。少年鼻涕流出来,那个新娘姐姐(确切地说应该是阿姨了,他们年龄相差十多岁。)从他身边路过,就拿出了纸帮他拭去了流出的鼻涕,然后微笑地离开了…….
少年呆呆地望着那姐姐,姐姐好漂亮啊!朦胧的情愫顿生了――我长大了一定让姐姐做我的新娘!
这样的感觉一直陪伴着少年的成长,到他到了适婚年龄的时候,身边也来来往往了很多“桃红柳绿”,一概熟视无睹的淡定,只为了那个曾经的单方“一诺”。梦中人如今情在何驻?
“我愿化身石桥,任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只为等伊桥上一过,回眸停驻。一个年少朦胧的情愫让一个人如此“疯癫”,问情几重?
感动不是爱,爱由感动始。一个细小的举手之作引得多年的静候,不求感天动地,只求得到爱的回应与冥知足矣!
多年的守候等来了呼应,某天的人海偶遇,少年一眼从人海里认出了梦中人。开始发疯地找寻关于她的点点滴滴……知道了她的境况,结婚后没多久,因为是父母包办的婚姻,没有爱的日子,倍感孤独!姐姐决绝地结束了那样的日子。
知道了这些,少年开始着手为自己的幸福做事了。相识――熟知――互诉心事。
夜难寐,多年前的那幕清晰浮现。说与不说?不说,再等五百年她还会再次从桥上过吗?说,已经是很好的朋友可能从此陌路。纠结,纠结,引心难定!
情愫由故事始,也让它由故事完结。抱着这样的想法,在合适的地点,时间,人物情况下,少年向她讲起了多年的那幕,最后把故事角色也还原成她与他…….姐姐很吃惊,没有想到她的一个小小动作引得少年多年的心不移。姐姐听完故事,平静地告诉他,“那是个梦,不真实的!”他们之间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事也是不被家人接受的。少年很坚定地说:"有些爱情是不需要天下人祝福的,只需要自己祝福就行!"
故事也一如既定的情节进行着。世人议论,家人反对。但是这没有影响爱情的热度,少年执着地牵着姐姐的手穿街走巷。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难解情!问情几重?我心自知。
心动如覆水,泼而无收!生命有限,但求真切地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