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7月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达 172.7 亿 元
我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
前七个月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72.7 亿元
8月23日,记者在市有关部门采访时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各地大力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发展战略,以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和吉泰走廊”为主攻方向,积极克服流动资金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规模企业统计标准提高、电力供应偏紧等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1至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72.7亿元,增长17.11%;全市规模工业上交税收23.1亿元,增长20.14%。
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市在巩固扩大“两区”建设战果的基础上,再次提出了“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新要求。全力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和吉泰走廊”成为了吉安工业顺势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在集约、集聚发展思路的指引下,按照《关于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的实施意见》,我市制定了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冶金建材、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同时,100个超亿元工业项目被列入市重点调度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经提出及时解决。
根据各县(市、区)工业特点和基础不同,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的发展趋势,为发挥比较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合理利用资源、引导产业集聚,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工业发展重点。同时,围绕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绿色食品、机械制造、新能源和微生物农药等“6+1”支柱产业,立足“集群、集约、集优”发展,采取产业规划、政策扶持、项目引进、帮扶服务等方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企业,培育壮大了优势产业集群。1至6月,全市“6+1”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529.3亿元,占到规模工业的83.8%,同比增长53.6%。其中,冶金建材、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产业分别完成产值214亿元、102亿元、82.2亿元,分别增长54.9%、65.2%、48.5%。
在新一轮各设区市工业发展你追我赶的竞速赛中,我市十分注重培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力度,并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以扩充总量和改善质量为目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据统计,全市共组织申报并立项省级新产品16项;组织22项新产品参加省优秀新产品评选,共19项新产品获奖,获奖项目数列全省各设区市第三。这些新产品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达2.6亿元,利税近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