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对接产业 永新开放型经济呈现增势强劲
搭建平台 对接产业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在永新县罗星工业园、返乡创业园、皮革产业园等地的建设工地上,热浪翻滚,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建筑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一栋栋厂房、办公楼、员工宿舍拔地而起;赣粤恒兴、肯特化学、联富精密科技、鑫力华数码科技等园区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员工们正忙碌着,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目前,永新工业园区共落户企业129家,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21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38%;税收14893万元,同比增长32%;全县外贸出口总额达5836万美元,同比增长89%,占年度外贸出口目标任务的106%。全县开放型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该县抓住衡茶吉铁路、吉莲高速等交通“动脉”即将建成通车的契机,坚持“环保先行,错位发展,产业带动”的理念,打造万亩工业园。先行建设了皮革污水处理厂、电镀污水处理厂和园区万吨水厂,并逐步推进罗星产业园、返乡创业园、皮革产业园、铜加工产业园、化工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先建“暖巢”,再引“群凤”,实现了由“先招商再治理”向“先建污水处理厂,再引进相关企业”的华美转身。同时,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茅坪工业新城镇。如今,廉租房、计生服务楼、职工之家、超市、餐馆等已建成投入使用,开通了园区至县城的公交车,方便员工上下班。园区学校、卫生院、警务室等也正在加紧建设,并将陆续投入使用。一座新型的茅坪工业新城镇已初具规模,为企业顺利入驻园区搭起了良好的平台。
同时,该县加大产业对接和招商引资力度。今年上半年,县里皮革、铜加工、药化“2+1”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3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76%,同比增长39%。该县围绕“十亿企业、百亿产业”的奋斗目标,在积极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皮革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国重点铜制五金加工生产基地上出实招,求实效,先后引进福兴皮革、亚泰皮革、迦南皮革、永恒服装(皮草)等皮革企业,使皮革规模企业达到了15家,基本形成了“蓝湿皮—各类皮制品”产业链。铜加工产业方面,依托年加工20万吨铜制品批文,加快推进电镀污水处理厂及电镀车间建设进度,配套建设6万平方米的铜加工标准厂房,使铜加工企业达到了19家。围绕“2+1”产业及两大产业基地,该县加大了产业招商考核力度,建立了产业招商队伍,出台了产业发展政策,完善了“每月一调度、每季一分析”督促机制。此外,为有效化解当前出现的用地难问题,该县提高了投资强度及建筑系数、容积率,加大了“腾笼换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