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驱动品牌带动服务推动永新农业"三动"促增收
永新农业“三动”合力促民增收
2010年,永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798元,比2009年增加1911元,增长7%,超出“十一五”规划11.2个百分点,为2005年的1.7倍。永新农业何以能以如此速度促进农民增收呢?这都是他们苦练“内功”,以高科技驱动、用大品牌带动、有好服务推动农民致富增收取得的结果。
该县围绕水稻、油菜、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根据农民需求,筛选、推广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不断深挖农业潜力,大力提升农业产量和收益。粮食生产方面,大力引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组合)和两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统防统治等新技术,今年早稻种植面积29.7576万亩,同比增加774亩;油菜生产方面,大力引进推广双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油菜增施硼肥等新技术,今年春收油菜21846吨,同比增长12.71%;畜牧生产方面,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引进推广二元纯杂母猪和三元杂交商品猪,今年生猪存栏量达11.825万头,出栏15.8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79%、8.26%;蔬菜生产方面,大力引进推广早春及秋延后蔬菜栽培等技术,使用遮阳网、防虫网,今年发展了禾川、才丰、埠前等时鲜蔬菜基地。目前,该县共引进推广新技术196项,新品种130个,科技入户率达95%以上,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2%以上。
该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一批绿色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续抓好绿色水稻、油菜、西瓜、早熟梨、油茶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农药、化肥等使用的监管。目前,全县已取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5个,建设绿色水稻基地11.9万亩、绿色油菜基地10.11万亩、绿色西瓜基地10.07万亩、绿色油菜基地10.02万亩、绿色早熟梨基地3.016万亩。同时,该县还切实做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工作,现已取得16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通过打造绿色品牌,该县农产品销量逐日增加,已形成蚕桑、果业、绿色水稻、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等产值超亿元的支柱产业。
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农民将农产品转化为货币收益的重要保障。该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逐步规范”的准则,采取股份制、承包制等形式,示范引导农民发展各类合作社、专业协会、行业协会,架起连接农户、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全县成立了龙门皮革、芦溪生猪产销等11个行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式注册兄弟生猪养殖、里田镇枧田村农产品等10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4500户,发展种养示范村、专业村、专业户、示范户和研究会60个。他们统一采购降成本、统一销售增赢利、统一技术保质量,共同抵御风险,力求农民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