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赛歌喉、旅游庆生日新干农民的时尚文化生活
□李福孙
这些年来,随着新干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新干农民在农闲之时,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许多城里人的文化娱乐方式也开始在广大农村流行开来,开艺术节、结伴出游、秀舞技等再也不是城里人的专利,新干农村处处呈现出一幅幅农民享受时尚文化生活的新画卷——
乡村农民赛歌喉
镜头一:“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6月27日,新干县潭丘文化大院门前广场上格外热闹,该村庆祝建党90周年歌舞晚会正在举行,农民聂爱华一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解读一:近几年来,新干县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县级“文广中心”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重点、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的文化阵地网络。该县仅潭丘乡9个行政村就有6个村建起了文化大院,涌现出农民自办文化的“潭丘现象”。其他乡镇的行政村也因地制宜兴办起规模不一、各具特色的村文化活动室。目前,该县拥有各类特色村文化活动室56个,相继成立了农民业余剧团10多个。同时,该县各地乡镇、村也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开展“农民艺术节”、“音乐节”等一批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活动,让他们在舞台上一展新农民的风采。
自费旅游庆生日
镜头二:5月29日,新干县七琴镇洪家村洪言孝等5位70岁的老汉,自费组团到北京旅游,以旅游的方式庆祝自己的七十大寿。“我们今年都70岁了,本来子女们想要按风俗为我们摆酒祝寿的,但我们都想趁身体还硬朗时去大城市看看,特别是想到北京去看看,我们的想法子女们都支持。”牵头旅游的洪言孝老汉高兴地说。
解读二:近年来,随着国家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出台,新干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2010年,新干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159元。富裕起来的新干农村处处可见拔地而起的小洋楼,电动车、电冰箱、空调、太阳能热火器、小轿车等高档家电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新干农民消费观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满足美丽的乡村风景,更想感受精彩的城市风情。自2003年成立首家旅行社以来,该县每年有近万农民外出旅游,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魅力都市。
农家妇女秀舞姿
镜头三:6月23日,在该县麦斜镇的圩镇广场上,40多名妇女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该镇干部夏美蓉说:“自从镇里建起这个广场后,每天夜里这里就成了附近农村妇女跳舞的最佳场所。”据统计,该镇每天晚上有5个跳舞团队活跃在圩镇的不同地段。
解读三:这些年来,该县将乡镇规范化建设与圩镇建设相结合,全县各乡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聘请专家编制圩镇总体规划和圩镇中心绿地系统、交通、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构筑以圩镇道路主干道和次干道为网架结构的城镇发展格局,各行政单位、汽车站、学校、停车场、商品市场、绿化带分布其中。同时,通过土地置换拍卖、财政拨款、立项争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面加快圩镇主次干道的拓宽改造、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该县各地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圩镇框架明显拉大,圩镇常住人口也明显增多,市场日益繁荣。居住在圩镇上的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也开始学着城里人的夜生活方式,三五成群自发地组成小团队,在露天空地上秀舞技,并积极参与县、乡组织的各种歌舞比赛,这种自娱自乐的业余生活方式已成为新干圩镇独特的农民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