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吉 安 浦 东” 青原区城镇建设提质扩容
青原讯(彭生苟)林立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繁华却不凌乱;宽敞的道路,有车来车往却井然有序。这是近年来,青原区以文化的视角做项目,以建设滨江城、配套大学城、连通电力城、拓展商贸城为主攻方向,举全区之力打造“吉安浦东”,有效提升城镇品位及形象的一个生动体现。目前,全区城区面积达1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扩展到8万人,形成了城市建设与商气人气集聚的良性互动。
城镇规划注重传承历史文脉。该区在城区总体规划上,按照现代生态文明城市的理念做靓滨江城、商贸城、大学城、电力城;乡镇按照打造庐陵文化旅游带的思路规划村镇布点,使青东公路沿线城镇建筑与古村民居及景区景点一线串珠,形成具有浓郁庐陵风情的特色景 观带。在规划控制上,实行严格的建房审批和规划保证金制度,对没有文化内涵特色的设计、不按庐陵风格设计的农民建房、与景区景点文化不相协调的不批,并对不按规划方案建造的征缴保证金强行整改,确保城镇建设的整体风格。
项目建设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在城镇建设中,该区立足平面拓规模、立体提品位、沿线塑风格,深入挖掘最具代表庐陵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精心策划了正气广场、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文山公园等一批文化色彩浓厚的城区新建项目。同时,庐陵民居特色融入到新圩、值夏等小城镇新建项目,打造了全市一流的乡镇步行街。在项目建造过程中,概念设计、详细规划、施工设计等特别注重吸收专家、文化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注重每一个细节 的文化展示和功能协调,力求每个项目都建成经得起市民审视的精品工程。
旧城改造注重彰显地方特色。该区一方面注重保护特色村镇。通过走进人民大会堂推介东固革命根据地、青原山净居寺建寺1300周年、文天祥诞辰770周年纪念活动,引起中央领导和海内外高度关注,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上对接项目,争取革命旧址群和古村保护开发资金5000万元,对全区多栋保护建筑进行了修缮性改造,古色、红色村镇特色鲜明。
另一方面,立面改造恢复地方本色。对青东公路沿线建筑统一“穿衣戴帽”,实施立面改造,还原“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庐陵居民特色。
城市经营注重突破传统模式。该区以创新的思维经营和管理城市,做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运用BOT打包开发经营的模式,吸引房地产开发商重点开发城市贸易商圈和大型住宅小区,城镇新增竣工房屋146.8万平方米。利用土地注资扩大城投公司资产,做活“储地融资”文章,向各大商业银行项目融资3亿多元,积极探索招标拍卖广告占用城市空间权、城市排污设施接入权、道路桥梁建筑冠名权等城市延伸资本的经营,提供稳固的城市建设和管护经费来源。同时,采取招标承包路段清扫保洁、市场规范管理等办法,以社会化管护手段提升城市管护水平。将土地收益反哺城市建设,高标准修建市民休闲场所,完善城区学校、医院、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和社区文化场所配套,以完善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