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培训 提供支持 吉水县全力推进残疾人就业
加强培训 提供支持 拓宽渠道
吉水全力推进残疾人就业
近年来,吉水县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供政策支持,拓宽就业渠道”等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让更多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端上了“饭碗”。
该县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积极开展残疾人培训工作,并根据残疾人需求制定下达残疾人培训任务指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盲人保健按摩、综合修理、电脑应用、刺绣、装裱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不断加大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已举办残疾人技能技术培训班两期,共培训残疾人70人(次);同时举办了种、养、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120人(次),帮助残疾人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就业能力。残疾人叶小平在该县残联的帮扶下通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办起了吉水县残疾人水产养殖基地,目前,该基地年产鱼苗4000万余尾,远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带领周边50多名残疾人通过养鱼彻底摆脱了贫困。
该县及时出台《关于扶持残疾人就业基金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吉水县农村残疾人种养业扶助补助办法》,对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目前,该县已有盲人保健按摩机构5家,从业人员22人;同时还有170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个体开业和个体从业。肖晓明原是国营企业的职工,1994年的一场车祸,导致他左小腿切除。2003年,身残志坚的肖晓明在县残联的支持下,创办了“康复乐”脚病修治专业店,先后还安排了32名残疾人就业。该县还通过购买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专职委员和农家书屋管理员38人。并根据《江西省残疾人就业办法》,在全县行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单位在职职工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累计已有117名残疾人在岗就业。
该县为残疾人开设专门的就业服务窗口,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档案,并按照残疾人档案提供的信息,开展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并完善就业援助政策。返乡创业残疾农民工罗庆生原在广东、景德镇陶瓷工艺生产行业打工20多年,熟悉和掌握了陶瓷生产的所有工艺和技术。2008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返乡创办陶瓷厂,总投资40余万元,所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厂里安置了12名农民工就业,其中残疾人2人。同时,该县采取推荐集中就业和分散就业相结合、劳务输出等形式拓宽残疾人就业平台,积极与县内外企业联系为残疾人找“婆家”,推荐输送各类残疾人就业。集中推荐34人到赣州市华坚鞋业有限公司、永新赣粤机电材料有限公司就业,推荐11人在县内吉星文化用品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