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几万 十几万 几十万的生活
作者:徐秋容
2011-02-08 13:07
时光倒流二十年,万元户人人羡慕。但今天,万元户已经是低收入的代名词,这里我所说的万元户,不是只有一万而是几万的人,而年收入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大多来自各类赢利的经济实体的领导和受益阶层。
我的朋友们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或乡镇,经济参差不齐,那么,年收入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朋友们分别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年收入几万:幸福感+郁闷
基本上是成绩较好,考上中师中专服从分配的同学或朋友,教师居多,坐办公室的也不乏其数,在当地镇上或不算发达的中小城市工作,月薪3000左右,生活轻松,节奏较慢,很少出差。
收入及福利:他们的收入基本就是工资,工资很少有波动,大家都知道不是秘密。在不多的的收入之外,特别的日子今大家有特别的期待:夏天有降温费,冬天有烤火费,节假日有慰问品。
消费:批发市场,百姓超市,杂货店是他们经常光顾之地。一般不会买名牌,但也会常去逛,当做风景和解馋。
他们也有手机,但不会跟着时尚走,都会慢一拍,很少在外游山玩水,他们中有很多人至今还没坐过飞机。
他们很少有自己的私家车,会骑自行车电动车赶公交上下班,也极少打的。
他们不会在大城市买房,而是选择在小地方安家落户。
状态:他们有着人情味很浓的生活,身体健康,衣食无忧,同事融洽,家庭和睦,夫妻恩爱,轻松休闲,一切按步就班,会按时睡觉,应该是中国人当中最有幸福感的一类人,也有一些不很花钱的爱好,也会打麻将斗地主,但打得很小,看到其它同学有权有钱,偶尔也会郁闷,憧憬大城市和另一种生活方式,也很想改变,但终究担心代价太大,本事不够而选择放弃。
年收入十几万:优越感+压力
基本上成绩不是特好,上技校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或朋友,销售居多,多在大城市工作,除工资之外还有提成奖金,月收入上万左右,高收入高消费,压力大节奏快,经常出差在外,在家的时间不多。
收入及福利:他们的工作业绩被记录下来,体现在工资卡里的钱的额外奖励。同事之间的收入差异彼此保密,培训及旅游等福利随业绩而定,有补贴,高于国家机关标准。
消费:他们追求时尚,有品牌观念,甚至对打火机都有品味选择,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大城市按揭购买住房,并倾向于时尚装修,他们都有自己的私家车,也有时力外出旅游,只要有时间。
他们不自觉地归入某个共同爱好的圈子,以此展开社交。
他们也有初级状态的投资观念,比如炒股炒外汇买基金
因为经常出差在外,他们的夜生活丰富丰富,泡吧,购物,上KTV,夜生活是他们的喘息之机,城市的繁华使他们养成了晚睡的习惯。
状态:优越感与压力并存,一方面他们有事业上的成就和生活素质上的优越,自以为是城市的精英,另一方面,工作压力和性质不断掏空他们的体力和婚姻感情,淘汰和婚外情的危机四伏。他们处在绝对不穷但也不算富的尴尬阶段,放弃工作等于一穷二白,努力向上也难达到百迈标准。他们的收入与业绩完全挂勾,使得身心高紧张,工作的余暇获得对他们来说,不是幸福而是偷来的时光。
年收入几十万:成就感+责任
基本上成绩两极,要么是高分考上大学要么是落榜的同学或朋友,他们要么自办公司,要么入股投资,要么单位重量级领导,他们的工作重心在于决策和管理,私人时间和工作能否区分开来,取决于他们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一般来说,上下班对于他们来说,形同虚设。
收入及福利:自办公司靠公司赢利,入股投资靠分红兑现,重量级领导则收入渠道多多,工资根本体现不了他的收入。私家车,住房,股票等动产不动产,对他们来说,不是梦寐以求的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买或不买私家车,按揭或一次性付清住房,基本达到了随心所欲的范畴。
消费:从时间,精力和经济上,他们在外的公关消费多于个人的生活消费,车和房,在身份和品位上的象征意义已经多过了实用价值,旅游,对他们来说,是想去则去,不会在花钱多少的问题是而计较。但据我了解,休闲时宅在家里的居多,爱泡在网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他们不会执着于消费的细节,除非是个人非常偏爱某些癖好,他们的社交圈子与商务活动紧密结合,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状态:心系企业安危,他们在进入社会财富创造者的同时,也进入了社会财富多数拥有者之列,但是:不规律的饮食生活使他们的身体外于亚健康状态,优越的经济条件也让他们对婚姻感情要求尽善尽美,渴望浪漫和激情,感情也会因为可以不需要依靠而根基不牢,幸福感和经济并没有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