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县委书记贺祥麟:确保财政总收入增长超25%
确保财政总收入增长超25%
———访遂川县委书记贺祥麟
2011年,“十二五”起步之年。“年内要确保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十三次会议精神,走好“十二五”的第一步,遂川县委书记贺祥麟信心满怀。
做大总量。千方百计争项目上项目,广开渠道多上快上项目,齐心协力上好上大项目,全年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9个亿;组建10支专业招商队,定人、定向、定量(任务)招商,全年要实际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5000万美元。同时,以工业园区二期为重点,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全年要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个亿,完成3000万元以上进园项目30个。
做强产业。围绕助农增收,不断提升传统特色产业,突出抓好基地、龙头、流通和品牌,推进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围绕“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以光速电子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吉安利佳为代表的轻纺制造业,以德华兔宝宝为代表的林产化工业,以德瑞药业为代表的食品药品加工业,以联发矿业为代表的冶炼机械业,帮扶企业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做强竞争力。
做亮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打造以遂川“三宝”农产品为特色的生态产业带,以江北支水电等为龙头的低碳产业群,着力构建区域特色经济;打响中国绿色生态名县品牌,进一步巩固林改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果,把遂川打造成为千里赣江沿线的“生态环境优美县、低碳经济品牌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充分利用丰富水利资源,加快绿色能源开发,推进全县水电开发。
做旺城镇。破解征地、拆迁、资金等难题,加快城南开发、城北改造和城东拓展,大力培育城市金融、物流、宾招、信息、房地产业,加快遂川“三宝”等专业市场建设,推进区域性医疗保健、教育中心、小商品集散地建设,不断繁荣城市产业;深化乡镇规范化建设,大力抓好一批重点小城镇,把乡镇经济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板块,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做优环境。推进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创建一批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环境优美乡镇(村),抓好园林绿化、街景美化等工程,增强城市吸引力,创优宜居发展环境;强化开明举措,加大行政审批改革,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安心、放心、舒心投资的“遂川软实力”,创优投资发展环境;通过抓好新农村建设,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等方式,筑牢发展、民生、党建基础。